新闻
NEWS
一家公司想做个小程序,首先要明确“为什么要做” 和 “做什么”
  • 来源: 小程序开发:www.wsjz.net
  • 时间:2025-08-21 17:13
  • 阅读:37

对企业而言,开发小程序不是 “跟风赶潮流”,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。在启动开发前,必须先穿透表层需求,明确 “为什么要做”(价值定位)和 “做什么”(功能边界),否则很容易陷入 “开发后没人用” 的困境。

一、先问 “为什么要做”:小程序能解决什么核心问题?

“为什么要做” 决定了小程序的战略价值,需从 “业务痛点”“用户需求”“现有渠道短板” 三个维度拆解,找到小程序的不可替代性。

1. 解决业务痛点:是降本、提效还是增收?

  • 降本:是否能通过小程序减少现有成本?

例:连锁门店用 “小程序自助点餐” 替代人工点餐,降低 30% 人力成本;企业用 “小程序审批流程” 替代纸质审批,节省 50% 行政时间。

  • 提效:是否能优化现有业务流程?

例:物流公司用 “小程序扫码查物流” 替代客服人工查询,提升 80% 查询效率;教育机构用 “小程序打卡签到” 替代现场签到,减少 90% 排队时间。

  • 增收:是否能带来新的营收渠道或提升转化率?

例:餐饮品牌用 “小程序拼团” 带动新客增长,单月订单量提升 40%;零售企业用 “小程序会员积分体系” 提升复购率,用户留存增加 25%。

若小程序无法直接对应上述某一痛点,只是 “别人有我也要有”,大概率会成为 “闲置资产”。

2. 满足用户需求:用户在什么场景下需要你的小程序?

小程序的核心是 “场景化工具”,需找到用户 “高频且未被满足” 的需求场景:

  • 线下场景延伸:用户在线下接触品牌后,是否需要线上工具延续服务?

例:健身房用户锻炼后,需要 “小程序查看训练计划 + 预约私教课”;超市购物用户,需要 “小程序查会员积分 + 线上续购”。

  • 线上便捷需求:用户是否觉得现有渠道(APP / 网站)太繁琐?

例:用户不想下载 APP,但需要 “快速查询品牌活动”,小程序可满足 “即点即用”;用户在社群聊天时,需要 “直接下单”,小程序支持 “群内跳转购买”。

若用户在你的业务场景中,没有 “必须用小程序” 的理由(比如 “用公众号就能完全满足”),则无需开发。

3. 弥补现有渠道短板:小程序能填补哪些空白?

对比企业现有渠道(APP、公众号、门店等),小程序的独特价值是什么?

  • 若已有 APP 但下载率低:小程序可作为 “轻量化入口”,吸引不愿下载 APP 的用户(如 “APP 做深度服务,小程序做快速转化”);

  • 若公众号粉丝多但变现难:小程序可承接 “交易功能”(如公众号推文内嵌小程序卡片,用户看完直接下单);

  • 若线下门店客流稳定但线上触达弱:小程序可作为 “线下转线上” 的桥梁(如 “扫码关注小程序,下次线上下单享 9 折”)。

二、再定 “做什么”:聚焦核心功能,拒绝 “大而全”

明确 “为什么要做” 后,“做什么” 需遵循 “核心功能极致化,次要功能模块化” 原则,避免功能堆砌导致用户 confusion(困惑)和开发成本飙升。

1. 定义核心功能:一句话说清 “用户用小程序最想做什么”

核心功能必须直接对应 “为什么要做” 的目标,且满足 “高频、刚需、不可替代”:

  • 若目标是 “提升餐饮复购”:核心功能是 “扫码点单 + 会员积分 + 优惠券”;

  • 若目标是 “优化企业考勤”:核心功能是 “定位打卡 + 异常提醒 + 月度报表”;

  • 若目标是 “线下门店引流”:核心功能是 “附近门店查询 + 到店核销券 + 社群分享”。

核心功能最多不超过 3 个,且需确保 “用户 3 步内可完成”(如 “打开小程序→选择商品→付款”)。

2. 划分功能优先级:哪些是 “必须有”,哪些是 “可以有”

用 “四象限法” 梳理功能清单:

  • 第一象限(必须有):支撑核心功能的基础模块(如用户登录、支付接口、数据统计);

  • 第二象限(可以有):提升体验但非必需的功能(如皮肤切换、消息推送,可后期迭代);

  • 第三象限(暂时不要):与核心目标无关的功能(如企业新闻、招聘信息,可放在公众号);

  • 第四象限(绝对不要):会稀释核心价值的功能(如强制关注公众号、过多广告弹窗)。

例:某生鲜小程序的功能优先级

  • 必须有:商品展示、下单支付、配送查询;

  • 可以有:签到领积分、拼团活动(上线 1 个月后迭代);

  • 暂时不要:供应商介绍、企业愿景(与 “买生鲜” 无关)。

3. 设计用户路径:让 “做什么” 的流程清晰可感知

用户从打开小程序到完成核心操作的路径,必须 “无死角”:

  • 首屏聚焦核心功能:打开小程序后,第一眼看到的是 “立即下单”“开始打卡” 等核心按钮,而非复杂菜单;

  • 减少跳转层级:核心功能最多点击 2 次即可到达(如 “首页→商品分类→商品详情”,而非 “首页→我的→分类→搜索→商品详情”);

  • 操作反馈明确:用户完成操作后(如下单、打卡),立即用弹窗 / 动效提示 “成功”,并告知 “下一步可做什么”(如 “订单提交成功,点击查看物流”)。

三、避坑指南:想不清这两点,开发即浪费

  1. “为什么要做” 模糊不清,导致功能摇摆

  • 错误:“别人都做小程序,我们也做一个,功能抄同行就行”;

  • 后果:开发中不断加功能,成本超支 300%,上线后用户不知道 “这小程序能干啥”。

  1. “做什么” 贪多求全,忽视用户体验

  • 错误:一个工具类小程序,既做打卡、又做审批、还加了企业社区和培训课程;

  • 后果:用户找不到核心功能,上线 3 个月日活不足 50 人。

总结:先有 “为什么”,后有 “做什么”

企业开发小程序的逻辑应该是:

  1. 找到一个 “不做小程序就解决不了” 的业务痛点(为什么要做);

  2. 设计 1-3 个 “能精准解决这个痛点” 的核心功能(做什么);

  3. 用 “极简流程” 让用户轻松完成操作(怎么用)。

想清楚这两点,才能让小程序成为 “业务助推器”,而非 “闲置的数字资产”。

分享 SHARE
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

134639892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