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
NEWS
未来5年不做小程序开发和APP软件开发的企业将无法营销获利
  • 来源: 网站建设,小程序开发,手机APP,软件开发:www.wsjz.net
  • 时间:2025-08-13 00:16
  • 阅读:121

这种说法过于绝对。小程序和 APP 是企业数字化营销的重要工具,但并非所有企业的 “生存必需品”。未来 5 年,企业能否营销获利,核心在于是否能精准触达用户、满足需求,而非是否拥有专属小程序或 APP。不同行业、不同规模的企业,对数字化工具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,盲目断言 “不做就无法获利”,忽略了商业逻辑的多样性。

一、小程序和 APP 的核心价值边界:它们解决什么问题?

小程序的优势在于 “轻量获客”(依托超级生态的社交裂变、线下扫码场景)和 “即时转化”(无需下载,适合低频轻决策场景);APP 的优势在于 “深度留存”(私域沉淀、个性化服务、数据闭环)。它们更适合以下场景:


  • 有线上交易需求的企业(如零售、餐饮、服务电商);

  • 需要用户高频互动的行业(如内容社区、工具类服务);

  • 依赖数据驱动优化的业务(如精准营销、会员体系运营)。


但对于很多企业,这些需求并非 “必须”—— 比如一家社区周边的夫妻老婆店,靠熟人口碑、微信群接龙就能稳定盈利;一家传统手工作坊,通过线下展会、老客户转介绍就能维持订单。它们不需要小程序或 APP,照样能活得很好。

二、不依赖小程序和 APP,企业仍可获利的场景

未来 5 年,以下类型的企业即使不开发小程序或 APP,依然能通过其他路径实现营销获利:

1. 极度依赖线下场景的 “重体验” 行业

  • 例如:高端餐饮(靠私域社群预订)、本地汽修(靠美团 / 大众点评引流 + 会员微信群维护)、艺术培训机构(靠线下体验课 + 家长转介绍)。

  • 核心逻辑:用户决策依赖线下体验,线上工具仅需 “基础展示”(如美团店铺、公众号),无需复杂的小程序或 APP。

2. 服务半径有限的 “本地化” 小微企业

  • 例如:小区便利店(靠社区团购群下单)、楼下理发店(靠微信个人号预约 + 储值)、区域家政服务(靠 58 同城 / 抖音本地生活引流)。

  • 核心逻辑:用户集中在 3-5 公里范围内,通过低成本的第三方平台(如抖音、微信群)即可覆盖,开发专属工具反而增加成本。

3. 靠 “专业壁垒” 或 “稀缺资源” 盈利的企业

  • 例如:小众设计师工作室(靠小红书 / 微博展示作品,私域接单)、行业咨询公司(靠官网 + 公众号内容获客,线下交付)、稀有农产品供应商(靠老客户口碑 + 朋友圈传播)。

  • 核心逻辑:用户因 “独特价值” 主动找上门,无需通过小程序 / APP 的裂变功能获客,简单的线上展示渠道已足够。

三、未来 5 年,企业真正需要的是 “数字化适配力”,而非 “工具执念”

小程序和 APP 是数字化工具的 “选项之一”,而非 “必选项”。企业更应该关注的是:


  • 用户在哪里,就去哪里触达:如果用户活跃在抖音,就深耕短视频营销;如果用户习惯微信沟通,就做好社群运营;如果用户依赖线下,就优化到店体验。

  • 用最低成本解决核心问题:中小企业可以用 “第三方平台 + 轻量工具” 替代自建小程序 / APP(如用有赞做电商、用企业微信做客户管理),避免技术投入成为负担。

  • 守住 “盈利本质”:无论用什么工具,最终要回归 “用户需求被满足”—— 一家味道差的餐厅,再好用的小程序也留不住客户;反之,产品足够好,即使没有 APP,老客户也会主动复购。

结论:工具服务于业务,而非反过来

未来 5 年,小程序和 APP 会成为很多企业的 “增效工具”,但绝非 “生存红线”。企业能否营销获利,关键在于是否理解用户、能否提供价值,以及是否选择了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路径 —— 对于需要高频线上互动、大规模获客的企业,小程序和 APP 是重要武器;对于依赖线下、服务半径有限、靠专业壁垒生存的企业,它们可能只是 “锦上添花”,甚至 “可有可无”。


商业的本质是 “供需匹配”,而非 “工具竞赛”。盲目跟风开发小程序或 APP,远不如先想清楚 “我的用户是谁、他们需要什么、我如何用最低成本满足他们” 更重要。

分享 SHARE
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

13463989299